中國(guó)銀監會關于(yú)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融資性擔保機構業務合作的(de)通知
來(lái)源: 時(shí)間:2011-02-21
中國(guó)銀監會關于(yú)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融資性擔保機構業務合作的(de)通知
銀監發 [2011]17号
各銀監局,各政策性銀行、國(guó)有商業銀行、股份制商業銀行、金融資産管理公司,郵政儲蓄銀行,各省級農村信用聯社,銀監會直接監管的(de)信托公司、企業集團财務公司、金融租貨公司:
《國(guó)務院辦公廳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明确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(de)通知》(國(guó)辦發[2009]7号)和(hé / huò)《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》(銀監會等七部委令2010年第3号,以(yǐ)下簡稱《辦法》)發布實施以(yǐ)來(lái),按照國(guó)務院确定的(de)監管體制,各地(dì / de)政府高度重視融資性擔保行業的(de)發展,确定監管部門并積極制定本地(dì / de)區的(de)相關管理辦法、對現有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規範整頓,融資性擔保機構已開始步入良性健康發展的(de)軌道(dào)。爲(wéi / wèi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融資性擔保機構平等合作,互利共赢,現就(jiù)加強雙方業務合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:
一(yī / yì /yí)、充分認識加強銀擔合作的(de)意義。加強銀擔合作是(shì)銀行業金融機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,緩解小企業和(hé / huò)“三農”貸款難、擔保難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項重要(yào / yāo)舉措,有利于(yú)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展業務領域,控制業務風險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轉變觀念,在(zài)風險可控、遵循市場原則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采取有效措施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強銀擔業務合作。
二、要(yào / yāo)善于(yú)借助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增信作用。通過加強銀擔合作,拓展業務領域,改進小企業和(hé / huò)“三農”金融服務,培育新的(de)業務和(hé / huò)利潤增長點。
三、注重對融資性擔保機構資質的(de)審查。自2011年3月31日起,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将融資性擔保機構持有經營許可證作爲(wéi / wèi)開展合作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必要(yào / yāo)條件,并根據擔保機構公司治理、風險管控、依法合規經營情況以(yǐ)及資本、信用、經營業績等實際情況确定合作的(de)深度與廣度。
四、建立适合融資性擔保機構承保貸款(以(yǐ)下簡稱擔保貸款)特點的(de)業務模式。推出(chū)符合小企業需求和(hé / huò)經營特點的(de)信貸品種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優化審貸流程,提高擔保貸款的(de)審批、發放效率。
五、合理确定擔保貸款的(de)利率。對擔保貸款中的(de)小企業貸款、“三農”貸款、“民生”項目貸款以(yǐ)及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,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根據相關政策落實有關利率優惠政策。
六、緻力于(yú)與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長期穩定合作。雙方要(yào / yāo)根據市場原則,協商一(yī / yì /yí)緻,建立公平誠信、互惠互利的(de)協作關系,在(zài)合同中明确約定承擔擔保責任的(de)方式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融資性擔保機構代償後的(de)追償活動提供必要(yào / yāo)的(de)協助,銀行業金融機構之(zhī)間要(yào / yāo)加強信息溝通和(hé / huò)共享,對融資性擔保責任總餘額按不(bù)超過其淨資産的(de)10倍掌握。
七、嚴格落實擔保貸款管理制度。認真做好貸款“三查”,加強貸後跟蹤管理,對信貸資金流向和(hé / huò)用途情況進行持續動态監測并做好相關風險分析、預警及防範工作。
八、加強與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信息溝通。合作過程中,雙方應及時(shí)共享項目運營及風險預警信息,共同開展風險防範和(hé / huò)化解工作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積極爲(wéi / wèi)融資性擔保機構及其監管部門依法查詢、确認有關信息提供協助和(hé / huò)便利。
九、及時(shí)掌握融資性擔保行業動态信息。包括政策變化及監管發展情況,積極關注融資性擔保行業環境建設、風險補償機制及國(guó)家相關扶持政策對行業發展的(de)影響,加強對融資性擔保行業的(de)運行分析,準确把握雙方業務合作趨勢。
十、促進公平、公正的(de)擔保行業環境建設。銀行業從業人(rén)員要(yào / yāo)恪守職業道(dào)德,項目經辦人(rén)員和(hé / huò)審批人(rén)員如與合作的(de)融資性擔保機構或擔保項目有利益關系應主動回避。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(rén)員不(bù)得在(zài)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兼職,不(bù)得利用職務之(zhī)便與親屬及其他(tā)利益關系人(rén)投資入股或實際控制的(de)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業務合作,不(bù)得利用職權指令與某一(yī / yì /yí)特定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。
各銀監局要(yào / yāo)充分了(le/liǎo)解和(hé / huò)掌握轄内融資性擔保行業及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經營發展情況,嚴密監控擔保貸款風險及主要(yào / yāo)問題,并将相關情況及時(shí)通報轄内銀行業金融機構,并抄送當地(dì / de)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部門,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轄内銀擔合作的(de)健康穩定發展。
請各銀監局将本通知轉發到(dào)轄内銀監分局及銀行業金融機構。
二〇一(yī / yì /yí)一(yī / yì /yí)年二月二十七日
銀監發 [2011]17号
各銀監局,各政策性銀行、國(guó)有商業銀行、股份制商業銀行、金融資産管理公司,郵政儲蓄銀行,各省級農村信用聯社,銀監會直接監管的(de)信托公司、企業集團财務公司、金融租貨公司:
《國(guó)務院辦公廳關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明确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職責的(de)通知》(國(guó)辦發[2009]7号)和(hé / huò)《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》(銀監會等七部委令2010年第3号,以(yǐ)下簡稱《辦法》)發布實施以(yǐ)來(lái),按照國(guó)務院确定的(de)監管體制,各地(dì / de)政府高度重視融資性擔保行業的(de)發展,确定監管部門并積極制定本地(dì / de)區的(de)相關管理辦法、對現有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規範整頓,融資性擔保機構已開始步入良性健康發展的(de)軌道(dào)。爲(wéi / wèi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促進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融資性擔保機構平等合作,互利共赢,現就(jiù)加強雙方業務合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:
一(yī / yì /yí)、充分認識加強銀擔合作的(de)意義。加強銀擔合作是(shì)銀行業金融機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,緩解小企業和(hé / huò)“三農”貸款難、擔保難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項重要(yào / yāo)舉措,有利于(yú)銀行業金融機構拓展業務領域,控制業務風險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轉變觀念,在(zài)風險可控、遵循市場原則的(de)基礎上(shàng),采取有效措施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加強銀擔業務合作。
二、要(yào / yāo)善于(yú)借助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增信作用。通過加強銀擔合作,拓展業務領域,改進小企業和(hé / huò)“三農”金融服務,培育新的(de)業務和(hé / huò)利潤增長點。
三、注重對融資性擔保機構資質的(de)審查。自2011年3月31日起,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将融資性擔保機構持有經營許可證作爲(wéi / wèi)開展合作的(de)一(yī / yì /yí)個(gè)必要(yào / yāo)條件,并根據擔保機構公司治理、風險管控、依法合規經營情況以(yǐ)及資本、信用、經營業績等實際情況确定合作的(de)深度與廣度。
四、建立适合融資性擔保機構承保貸款(以(yǐ)下簡稱擔保貸款)特點的(de)業務模式。推出(chū)符合小企業需求和(hé / huò)經營特點的(de)信貸品種,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優化審貸流程,提高擔保貸款的(de)審批、發放效率。
五、合理确定擔保貸款的(de)利率。對擔保貸款中的(de)小企業貸款、“三農”貸款、“民生”項目貸款以(yǐ)及戰略性新興産業貸款,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根據相關政策落實有關利率優惠政策。
六、緻力于(yú)與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長期穩定合作。雙方要(yào / yāo)根據市場原則,協商一(yī / yì /yí)緻,建立公平誠信、互惠互利的(de)協作關系,在(zài)合同中明确約定承擔擔保責任的(de)方式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融資性擔保機構代償後的(de)追償活動提供必要(yào / yāo)的(de)協助,銀行業金融機構之(zhī)間要(yào / yāo)加強信息溝通和(hé / huò)共享,對融資性擔保責任總餘額按不(bù)超過其淨資産的(de)10倍掌握。
七、嚴格落實擔保貸款管理制度。認真做好貸款“三查”,加強貸後跟蹤管理,對信貸資金流向和(hé / huò)用途情況進行持續動态監測并做好相關風險分析、預警及防範工作。
八、加強與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信息溝通。合作過程中,雙方應及時(shí)共享項目運營及風險預警信息,共同開展風險防範和(hé / huò)化解工作。銀行業金融機構要(yào / yāo)積極爲(wéi / wèi)融資性擔保機構及其監管部門依法查詢、确認有關信息提供協助和(hé / huò)便利。
九、及時(shí)掌握融資性擔保行業動态信息。包括政策變化及監管發展情況,積極關注融資性擔保行業環境建設、風險補償機制及國(guó)家相關扶持政策對行業發展的(de)影響,加強對融資性擔保行業的(de)運行分析,準确把握雙方業務合作趨勢。
十、促進公平、公正的(de)擔保行業環境建設。銀行業從業人(rén)員要(yào / yāo)恪守職業道(dào)德,項目經辦人(rén)員和(hé / huò)審批人(rén)員如與合作的(de)融資性擔保機構或擔保項目有利益關系應主動回避。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(rén)員不(bù)得在(zài)融資性擔保機構中兼職,不(bù)得利用職務之(zhī)便與親屬及其他(tā)利益關系人(rén)投資入股或實際控制的(de)融資性擔保機構進行業務合作,不(bù)得利用職權指令與某一(yī / yì /yí)特定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。
各銀監局要(yào / yāo)充分了(le/liǎo)解和(hé / huò)掌握轄内融資性擔保行業及融資性擔保機構的(de)經營發展情況,嚴密監控擔保貸款風險及主要(yào / yāo)問題,并将相關情況及時(shí)通報轄内銀行業金融機構,并抄送當地(dì / de)融資性擔保機構監管部門,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轄内銀擔合作的(de)健康穩定發展。
請各銀監局将本通知轉發到(dào)轄内銀監分局及銀行業金融機構。
二〇一(yī / yì /yí)一(yī / yì /yí)年二月二十七日
(xief編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