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部門印發規範金融機構資管業務指導意見

來(lái)源:中國(guó)金融新聞網 周琰 時(shí)間:2018-05-04

        《意見》按照産品類型統一(yī / yì /yí)監管标準,堅持防範風險與有序規範相結合,合理設置過渡期。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爲(wéi / wèi)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,統一(yī / yì /yí)同類資産管理産品監管标準,有效防控金融風險,更好地(dì / de)服務實體經濟,經國(guó)務院同意,中國(guó)人(rén)民銀行、中國(guó)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、中國(guó)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、國(guó)家外彙管理局今天聯合印發了(le/liǎo)《關于(yú)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(de)指導意見》。
        《意見》根據黨中央、國(guó)務院“服務實體經濟、防控金融風險、深化金融改革”的(de)總體要(yào / yāo)求,按照“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(dà)風險攻堅戰”的(de)決策部署,堅持嚴控風險的(de)底線思維,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(de)根本目标,堅持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的(de)監管理念,堅持有的(de)放矢的(de)問題導向,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的(de)基本思路,全面覆蓋、統一(yī / yì /yí)規制各類金融機構的(de)資産管理業務,實行公平的(de)市場準入和(hé / huò)監管,最大(dà)程度地(dì / de)消除監管套利空間,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。
        《意見》按照産品類型統一(yī / yì /yí)監管标準,從募集方式和(hé / huò)投資性質兩個(gè)維度對資産管理産品進行分類,分别統一(yī / yì /yí)投資範圍、杠杆約束、信息披露等要(yào / yāo)求。堅持産品和(hé / huò)投資者匹配原則,加強投資者适當性管理,強化金融機構的(de)勤勉盡責和(hé / huò)信息披露義務。明确資産管理業務不(bù)得承諾保本保收益,打破剛性兌付。嚴格非标準化債權類資産投資要(yào / yāo)求,禁止資金池,防範影子(zǐ)銀行風險和(hé / huò)流動性風險。分類統一(yī / yì /yí)負債和(hé / huò)分級杠杆要(yào / yāo)求,消除多層嵌套,抑制通道(dào)業務。加強監管協調,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(hé / huò)功能監管。
        《意見》堅持防範風險與有序規範相結合,合理設置過渡期,給予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有序整改和(hé / huò)轉型時(shí)間,确保金融市場穩定運行。
        下一(yī / yì /yí)步,各相關部門将按照職責分工,認真貫徹落實《意見》的(de)各項要(yào / yāo)求。金融機構應按照《意見》的(de)相關規定,依法合規開展資産管理業務。


關閉本頁   打印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