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托業評級進入第三年

來(lái)源:證券時(shí)報 時(shí)間:2018-05-18

        信托業協會表示,開展信托公司行業評級工作并起草《指引》及配套文件的(de)初衷是(shì),加強行業自律管理,全面評價信托公司經營管理情況,引領行業規範健康發展,提升行業整體實力。
        據了(le/liǎo)解,信托業協會于(yú)2015年4月正式啓動《指引》及配套文件起草工作,相關規則幾經完善,于(yú)2016年開始試行推動。如今,已經進入第三年。
        《信托公司行業評級指引(試行)》(簡稱《指引》)顯示,行業評級體系涵蓋四大(dà)闆塊、11個(gè)指标的(de)内容,包括資本實力闆塊(Capital Strength)、風險管理能力闆塊(Risk Management)、增值能力闆塊(Incremental Value)、社會責任闆塊(Social Responsibility),簡稱“短劍”(CRIS)體系。
        《指引》本着簡單易行的(de)思路,将信托公司劃分爲(wéi / wèi)A(85(含)-100分)、B(70(含)-85分)、C(70分以(yǐ)下)三級。
        其中,資本實力闆塊(28分),包含淨資本(9分)、淨資本/風險資本(13分)、淨資本/加權信托風險項目規模(6分);風險管理能力闆塊(36分),包含信托項目正常清算率(16分)、信托項目風險化解率(10分)、固有信用風險資産不(bù)良率(10分);增值能力闆塊(26分)包含淨資産收益率(7分)、信托業務收入占比(6分)、營業費用收入比(6分)、人(rén)均信托淨收益(7分);社會責任闆塊(10分),該指标主要(yào / yāo)針對社會價值貢獻度(10分)。
        信托業協會認爲(wéi / wèi),開展行業評級工作,将有助于(yú)進一(yī / yì /yí)步推動政府、社會公衆對信托業的(de)認知和(hé / huò)了(le/liǎo)解,強化信托業在(zài)社會經濟中的(de)功能定位,促進監管部門對信托公司的(de)目标性監督管理,引導信托公司提高綜合發展質量。


關閉本頁   打印本頁